教务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报道
教务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报道
发布人: 教育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3/10/13 11:05:04

匠心守初心 笃行以致远

——教务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报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深入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教务处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教学管理相关规定培训,以进一步增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1.教学计划管理

教育教学是教职工的本职工作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做好教学计划管理。内容包括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学期授课计划。任课教师必须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授课教材,依据我校教学管理App模板认真填写。具体要求相同专业不同班级开设的同一门课程,内容、课时和进度相同时,可使用同一份学期授课计划;内容、要求和课时不一致,应分别制定学期授课计划。

由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共同编定学期授课计划,经教研室主任审阅同意后,于开课前两周送教务处审阅,教务处长批准实行。教师应认真实行学期授课计划,因故必须更改时,由任课教师提出申请,经教研室主任同意,报教务处批准。由教务处定期检查学期授课计划实行情况。

2.教学行政管理

保证教学各环节顺利实施,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包括教学管理计划、教学任务书、课表等,重点对教学日志、教案编制和书写、调课管理作具体要求:教师应认真填写教学日志,以掌握学生出勤情况、课堂教学情况、教师实行教学大纲和学期授课计划情况等。②因公、因病、因事不能按课表规定时间上课,可申请调课。教师请假在一周内,可与其他教师对调上课时间;如请假超过一周,应另行安排教师代课。③教师调课应于办妥请假手续后,在授课前三天,由教师本人在钉钉上申请,经教研室主任同意,教务处长批准后,及时通知有关班级和教师。

3.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旨在通过各种措施保证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教学检查:①经常性教学检查。我校实施教学督导、教务处、教研室主任三级检查制,随时了解教师的备课、讲课、作业批改、实验课开出、学生对教学的认可度及教研活动情况等。定期教学检查。在教学副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完成,一般在学期初、期中、期末进行全校检查。检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教学效果及秩序实验教学质量,批改作业情况等。二是教师教学质量考评:是根据相应的质量标准,通过学生评教、督导评价、教务处教学检查,全面而有效地控制对教学质量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对教师教学工作作出正确评价,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课堂教学规范

课堂教学规范化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的学识水平影响学生我校对教师备课讲课板书等教学规范作如下要求:①师应提前两周备课,特别强调各学科要融入思政教育。备课时应熟悉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参考资料确定教学目的要求了解相关课程内容掌握学生情况增强教学针对性;认真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准备教学资源认真写教案。教师上课应做到:教态端庄、举止大方、着装整洁、爱护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检查学生出勤、严格课堂纪律,关注学生学习动态讲授理论要概念准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富有启发性,适时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要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声像合一、图文并茂,把传授的常识和技能形象化、实物化,增强教学效果;讲授实验或实训课,着装符合要求,且实验或实训课题、目的要求、材料准备、操作步骤等内容需有板书或投屏,实验或实训操作需要演示、课中务必巡检、课后进行评价或总结③板书内容应有规划,黑板的使用从左至右一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板书标题,第二部分板书教学内容,第三部分作为临时补充或绘图。写什么,画什么,写在何处,讲课之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5.学生成绩考核制度

学生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质量、检验教学效果、反馈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也是进一步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措施

我校教学计划安排每学期每班级考试科目24门,于学期末统一进行,按百分制计分。考查课由任课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组织实施,考查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一定要在期末的最后一次课向学生公布,并说明平时成绩的赋予方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本科目缺课超过总学时1/3、考试课期末考试未参加的学生,成绩为零,不要登录平时成绩。

各学科要强化实践技能考核,教师应将学生出勤、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完成作业等情况纳入学生平时成绩中,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本次培训,对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我校高质量发展增值赋能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