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础二教研室
“反正是考查课,混到学分就行呗!”这几乎是现在学校里的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考查课的共同态度。在这样的心态唆使下,大家的考查课上这样的场面自然屡见不鲜:认真听课作笔记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则各干各的,有小声聊天的,有埋头睡觉的,有听Mp3的,甚至还有用手机收发短信的……学生大有“两耳不闻台上音,管你冬夏与春秋”的驾势。
那么,考查课缘何濒临变为自习课的危机呢?大家认为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首先,学生觉得考查课“考”的是你是否记,“查”的是你是否逃课。笔记嘛,考前一抄就完事了,所以只要上课到堂,及格就没问题了;“60分万岁”的想法,使得学生在考查课上“人在曹营心在汉”。而这种想法的源头则在于大家对考查课的要求比较松懈,使得学生觉得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通过,从而对考查课学习不够投入。
所以,对考查课的从严要求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从“考查课不重要”的误区中走出来,调整心态,正确的对待考查课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起到鞭策的作用,让学生对所学课程能够一视同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而不是放在侥幸通过上。
其次,作为讲授考查课的老师,大家也有责任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去激发学生对于考查课的学习热情。对常识而言,课内积累是基础,课外积累是补充,内外结合才能进一步充实学生的精神大厦。通过不断整合课堂内外的材料,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去思考,真正考查学生的“会学”。可以具体着眼于以下三方面:
(1)关注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教育资源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大家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的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室、实验室,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适当开展社会实践等,这样可以使学生不拘泥于单一的教学环境,而不只是蜷曲于课堂。
(2)关注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活”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淡抹浓妆总相宜”折射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家在教学过程中要整合多种教学方式,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都有适合他个人的接受方式。张彬福先生说过:“在提倡研究性学习的时候,大家的学校教育恐怕不能完全抛弃‘接受性学习’,因为这是只有人类才有的、极俭省的学习方式,但它如同研究性学习一样,不是人类学习的惟一方式,教学应该是多种方式并存,择优而用的。”
(3)关注考试形式的灵活性
考查课可以采取闭卷、开卷、口试、论文、实践操作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并且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和上课表现,促使学生对待该课的认真态度能够贯彻始终。
据调查,考查课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占了大约50%的比重。如果对考查课现状听之任之,必将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不利的后果,也不利于优良校风、学风的营造。现在我校的考查课正值蓬勃开展之际,希翼同学们能够珍惜机会,摆正心态,积极投身到考查课的学习中,莫辜负学校领导和广大任课老师从严教学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