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守初心 笃行以致远
——教务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报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深入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教务处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教学管理相关规定培训,以进一步增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1.教学计划管理
教育教学是教职工的本职工作,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做好教学计划管理。内容包括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学期授课计划。任课教师必须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授课教材,依据我校教学管理App模板认真填写。具体要求:①相同专业不同班级开设的同一门课程,内容、课时和进度相同时,可使用同一份学期授课计划;内容、要求和课时不一致,应分别制定学期授课计划。
②由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共同编定学期授课计划,经教研室主任审阅同意后,于开课前两周送教务处审阅,教务处处长批准实行。③教师应认真实行学期授课计划,因故必须更改时,由任课教师提出申请,经教研室主任同意,报教务处批准。④由教务处定期检查学期授课计划实行情况。
2.教学行政管理
保证教学各环节顺利实施,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包括教学管理计划、教学任务书、课表等,重点对教学日志、教案编制和书写、调课管理作具体要求:①教师应认真填写教学日志,以掌握学生出勤情况、课堂教学情况、教师实行教学大纲和学期授课计划情况等。②因公、因病、因事不能按课表规定时间上课,可申请调课。教师请假在一周内,可与其他教师对调上课时间;如请假超过一周,应另行安排教师代课。③教师调课应于办妥请假手续后,在授课前三天,由教师本人在钉钉上申请,经教研室主任同意,教务处长批准后,及时通知有关班级和教师。
3.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旨在通过各种措施保证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教学检查:①经常性教学检查。我校实施教学督导、教务处、教研室主任三级检查制,随时了解教师的备课、讲课、作业批改、实验课开出、学生对教学的认可度及教研活动情况等。②定期教学检查。在教学副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完成,一般在学期初、期中、期末进行全校检查。检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教学效果及秩序、实验教学质量,批改作业情况等。二是教师教学质量考评:是根据相应的质量标准,通过学生评教、督导评价、教务处教学检查,全面而有效地控制对教学质量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对教师教学工作作出正确评价,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课堂教学规范
课堂教学规范化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的学识水平影响学生。我校对教师备课、讲课、板书等教学规范作如下要求:①教师应提前两周备课,特别强调各学科要融入思政教育。备课时应熟悉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参考资料、确定教学目的要求;了解相关课程内容;掌握学生情况、增强教学针对性;认真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准备教学资源;认真编写教案。②教师上课应做到:教态端庄、举止大方、着装整洁、爱护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检查学生出勤、严格课堂纪律,关注学生学习动态。讲授理论要概念准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富有启发性,适时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要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声像合一、图文并茂,把传授的常识和技能形象化、实物化,增强教学效果;讲授实验或实训课,着装要符合要求,且实验或实训课题、目的要求、材料准备、操作步骤等内容需有板书或投屏,实验或实训操作需要演示、课中务必巡检、课后进行评价或总结。③板书内容应有规划,黑板的使用从左至右一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板书标题,第二部分板书教学内容,第三部分作为临时补充或绘图。写什么,画什么,写在何处,讲课之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5.学生成绩考核制度
学生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质量、检验教学效果、反馈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也是进一步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措施。
我校教学计划安排每学期每班级考试课科目2~4门,于学期末统一进行,按百分制计分。考查课由任课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组织实施,考查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一定要在期末的最后一次课向学生公布,并说明平时成绩的赋予方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本科目缺课超过总学时1/3、考试课期末考试未参加的学生,成绩为零,不要登录平时成绩。
各学科要强化实践技能考核,教师应将学生出勤、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完成作业等情况纳入学生平时成绩中,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本次培训,对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我校高质量发展增值赋能。
|